天津遣怀

· 苏葵
阁棹倚江湄,湄寒透敝衣。 喜瞻星斗拱,愁见雁南飞。 日减晁生智,年多伯玉非。 菁莪无寸补,碌碌笑忘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 晁生:指西汉的晁错,以才智闻名。
  • 伯玉:蘧(qú)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他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过错,被古人视为自省的典范。
  • 菁莪(jīng é):《诗·小雅》中《菁菁者莪》篇名的简称,"菁菁"形容草木茂盛,"莪"是一种野草,"菁莪"常用来比喻培育人才。

翻译

我在江边停船靠岸,江边的寒冷穿透了我破旧的衣服。 欣喜地看到星斗环绕,忧愁地见到大雁向南飞去。 日益觉得自己的智慧不如晁错,年岁渐长却多了像蘧伯玉那样对自己的反思(发觉自己有许多过错)。 想要培育人才却毫无贡献,只能碌碌无为地笑着忘记归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反思。首联通过“倚江湄”和“寒透敝衣”,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困境。颔联中“喜瞻星斗拱”与“愁见雁南飞”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颈联中诗人以晁错和蘧伯玉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才智减退和不断反思自身过错的感慨。尾联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在培育人才方面无所作为的无奈和自嘲。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不满。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