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谭一元讣音

· 苏仲
夺魁元是出群材,同领乡书上国回。 冀北久无收骏足,粤南谁更觅珠胎。 苍天何意裁修短,白日无心任往来。 絮酒他年怜故旧,青山归去奠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讣音(fù yīn):报丧的消息、文告。
  • 夺魁元:夺得第一名,获得魁首。
  • 出群材:超出众人的杰出人才。
  • 乡书:科举乡试的中式名单。
  • 上国:京城,首都。
  • 冀北:古代泛指冀州的北部,这里指人才汇聚之地。
  • 骏足:骏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粤南:广东的南部地区。
  • 珠胎:原指蚌中尚未剖取的珠,这里比喻杰出的人才。
  • 修短:长短,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 絮酒:古书记载,徐稚常以棉絮浸酒,晒干后以酒祭奠黄琼。后遂用“絮酒”表示祭品菲薄。

翻译

听闻谭一元的去世消息,他本是超出众人的杰出人才,曾一同领着乡试中举的名单从家乡回到京城。在冀北之地,很久都没有招揽到杰出的人才,在粤南地区,又有谁能再寻得如他一般的杰出之人呢?苍天为何要裁定人的寿命长短,白日无心地随意往来。待他年我带着微薄的祭品怀念这位故旧,回到青山之下为他祭奠三杯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谭一元去世的哀悼和感慨。首联回忆了谭一元的杰出才能和曾经的荣耀,他们一同乡试中举并回到京城。颔联通过“冀北久无收骏足,粤南谁更觅珠胎”表达了对杰出人才难得的惋惜,同时也凸显了谭一元的与众不同和珍贵。颈联则对苍天决定人的寿命长短表示无奈和困惑。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日后祭奠的决心,“絮酒他年怜故旧,青山归去奠三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谭一元的悼念,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人才的思考。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