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漫兴三首

· 苏葵
少年惜豪曹,锋锷横霜空。 白首气不衰,踊跃乘秋风。 山深伏豺虎,水混潜蛟龙。 不如佩铅刀,利钝均无庸。 瓣香向何人,朱游杳无从。 解剑就酤市,博得珍珠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豪曹:古剑名,借指利剑。(,读音:háo)
  • 锋锷(è):刀剑的刃口和尖端,借指刀剑等武器。
  • 踊跃:形容情绪高涨,积极向上的样子。
  • 铅刀:以铅为刀,言其不锋利,比喻才力微薄或才识平庸。
  • 无庸:无用,没有用处。
  • 瓣香:佛教语,犹言一瓣香,表示虔诚敬仰之意。
  • 朱游:指汉时蜀人朱遵。他曾劝公孙述不归顺刘秀,为述所杀。后刘秀重其节,赐予隆重的葬礼。后用为咏忠臣的典故。
  • 酤(gū)市:街市上的酒肆。

翻译

年少时珍爱锋利的豪曹宝剑,剑刃寒光闪耀,横在秋空。 即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气概也丝毫不减,依然情绪高昂地乘着秋风。 山深之处隐藏着豺狼虎豹,水流混浊处潜伏着蛟龙。 倒不如佩戴一把铅刀,不管锋利还是迟钝都没什么用处。 我该向何人表达虔诚敬仰之情呢,像朱游那样的忠臣已无从寻觅。 解下佩剑去到街市的酒肆,换得一杯珍珠红美酒。

赏析

这首诗以“少年惜豪曹”开篇,描绘了年少时对利剑的珍爱和豪情壮志。随着年岁增长,虽气概不衰,但也意识到世间的险恶(山深伏豺虎,水混潜蛟龙),表达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认为自己的才能或许如铅刀一般微薄平庸,流露出一丝自嘲和对世事的淡泊。最后,诗人提及无处可表的敬仰之情以及借解剑买酒的行为,展现出一种超脱和释然。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又有对人生的感悟和超脱的态度,意境深沉,富有韵味。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