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万松邵妹丈

· 苏葵
林泉风致今如何,湖海游人两鬓皤。 未有了期炊黍梦,最无干计紫芝歌。 朱陈乡在归心杳,王谢堂深别恨多。 曾荷四知旧箴儆,白头宦况自砻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致:指美好的容貌和举止,也指风味、风趣。
  • 两鬓皤(pó):两边的鬓角都已经花白。皤,形容白色。
  • 了期:尽头,结束的时候。
  • 炊黍梦:用典,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紫芝歌: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作歌曰:“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后因以“紫芝歌”为恬然遁世之歌。
  • 朱陈乡:典出白居易《朱陈村》诗,诗中有“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句,后遂用“朱陈”村名,借指结婚或紧密结合的姻亲关系。
  • (yǎo):遥远,渺茫。
  • 王谢堂:指豪门贵族的宅第。
  • :承受,承蒙。
  • 四知: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的意思。
  • 箴儆(zhēn jǐng):规戒。箴,劝告,劝戒。儆,告诫,警告。
  • 砻磨(lóng mó):磨炼。砻,磨。

翻译

山林泉石的风景情致如今怎样了呢,在江湖四海漂泊的游子两鬓已经斑白。 还没有实现那闲适生活的梦想,也最不想去唱那恬然遁世的歌。 想要如朱陈之乡那样紧密的姻亲关系,但归心却遥遥无期,王谢堂前的深宅大院里,离别之恨颇多。 曾经承蒙“四知”的规戒,在白发苍苍的官宦生涯中自我磨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林泉风致和自己两鬓斑白的现状,形成一种对比,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沧桑感。“未有了期炊黍梦,最无干计紫芝歌”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朱陈乡在归心杳,王谢堂深别恨多”则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感受。最后两句“曾荷四知旧箴儆,白头宦况自砻磨”,显示出诗人在官宦生涯中坚守廉洁,自我磨炼的决心。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典恰当,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