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

偶来东浙系铜章,只似南都旧礼郎。 花月总随琴在席,草书都与印盛箱。 村歌晓日茶初出,社鼓春风麦始尝。 大是山中好长日,萧萧衙院隐焚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浙:指浙江东部地区。
  • 铜章:古代官员的印章,这里指官职。
  • 南都:指南京,明朝初期的都城。
  • 礼郎:古代官职名,负责礼仪事务的官员。
  • 草书:一种汉字书法风格,以潦草、流畅著称。
  • 印盛箱:装印章的箱子。
  • 社鼓:古代乡村祭祀时使用的鼓。
  • 麦始尝:指新麦开始收获,可以品尝。
  •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 衙院:官府的院子。

翻译

偶然来到东浙地区担任官职,感觉自己就像在南都时那个负责礼仪的官员一样。无论何时,花和月总是伴随着琴声出现在宴席上,而我的草书作品则和印章一起被珍藏在箱子里。清晨,乡村的歌声随着初升的太阳响起,茶刚刚采摘下来;春风中,社鼓声响起,新麦开始收获,可以品尝了。这真是山中美好的日子,官府的院子里,风吹动着,隐约可以闻到焚香的味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浙担任官职时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花月总随琴在席”和“草书都与印盛箱”展现了作者的文化生活和艺术修养。后两句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节律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