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六月二十二日闻四龙挂空中大雨
迅雷殷殷声动地,一阵灵风送阴气。
忽见四龙垂半空,头角犹在乌云中。
三龙蜿蜒只摇尾,一龙爪欲翻海水。
须臾分向东西行,大雨飒飒如盆倾。
奇观最是神龙变,卧病空床不相见。
坐闻客语心茫然,叶公之图人浪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午六月二十二日:指农历六月二十二日。
- 迅雷:急速的雷声。
- 殷殷:形容声音深沉、连续不断。
- 灵风:神奇的风。
- 阴气:指阴冷之气。
- 蜿蜒:形容弯曲延伸的样子。
- 爪欲:爪子似乎要。
- 飒飒:形容雨声。
- 奇观:罕见的美景或景象。
- 神龙变:指龙的变化,常用来形容变化莫测。
- 卧病:因病卧床。
- 茫然:迷茫,不知所措。
- 叶公之图:叶公好龙的典故,指表面上喜欢实际上并不了解。
翻译
在甲午年的六月二十二日,我听到了急速的雷声,声音深沉而连续,仿佛震动了大地。一阵神奇的风带来了阴冷的气息。突然间,我看到四条龙从半空中垂下,它们的头和角还隐藏在乌云之中。三条龙弯曲着身体,只是摇动尾巴,而另一条龙的爪子似乎要翻起海水。不久,它们分别向东西方向移动,大雨如倾盆般飒飒而下。这罕见的景象真是神龙变化莫测,可惜我因病卧床,无法亲眼见到。只能坐在床上听着客人的描述,心中感到迷茫。人们传说中的叶公好龙的图画,不过是表面的喜欢,实际上并不了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病中听闻窗外雷雨交加、龙挂天空的奇异景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惊叹和无奈。诗中“迅雷殷殷声动地”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雷声的震撼力,而“四龙挂空中”则通过神话元素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结尾处提及“叶公之图人浪传”,巧妙地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人们表面喜好与实际了解之间差距的讽刺。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怀邵文敬太守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韵贺李学士宾之诞子 》 —— [ 明 ] 程敏政
- 《 癸巳日长至与世贤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诗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赠行韵 》 —— [ 明 ] 程敏政
- 《 至日谒陵毕怀侍班诸君子 》 —— [ 明 ] 程敏政
- 《 成化戊戌四月十一日储皇御左春坊敏政进讲大学首章退宴文华门十二日上御经筵敏政进讲中庸第二十章退宴左顺门感愧之馀赋此呈同事诸君子 》 —— [ 明 ] 程敏政
- 《 故侍御安城钟公哀挽 》 —— [ 明 ] 程敏政
- 《 约欧阳令君登高 》 —— [ 明 ] 程敏政
- 《 李士常侍御瓜祝卷次韵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