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定西侯总戎北征

手提金印下龙荒,九月边城草木黄。 随处建牙分战士,刻期舆榇得戎王。 风吹汉月笳声远,霜拂胡云剑气长。 拟听玉关驰露布,泰阶那复候天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印:指金属制成的印章,常用于表示官职或权力。
  • 龙荒:指边远的荒野地区。
  • 建牙:指建立军营或设立军事指挥所。
  • 刻期:严格限定的时间。
  • 舆榇:指战车和棺材,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生死。
  • 戎王:指敌方的首领或国王。
  • 笳声:古代北方民族的吹奏乐器声,常用于军中。
  • 胡云:指北方的云,这里象征着敌方的势力范围。
  • 剑气:剑的光芒或威力,比喻武力或英勇。
  • 玉关:指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 露布:古代战时用来报告战况的文书。
  • 泰阶:古代星宿名,这里指天空。
  • 候天狼:观测天狼星,古代认为天狼星出现预示着战乱。

翻译

手持金印,下至边远的荒野,九月时节,边城的草木已黄。 随处建立军营,分配战士,严格限定时间,俘获敌方的国王。 风吹过汉月,笳声遥远,霜降在胡云之上,剑气威猛。 拟在玉门关听闻战报,天空不再观测天狼星,预示战乱的结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将领北征的壮丽场景,通过“金印”、“龙荒”、“建牙”等词语展现了将领的权威和边疆的荒凉。诗中“笳声远”、“剑气长”等意象,传达了战争的遥远与激烈。结尾的“玉关”、“泰阶”、“候天狼”则寄寓了对和平的期盼,表达了战胜敌人、结束战乱的决心和希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