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富溪族人西畴处士

西畴一夕梦南柯,长叹浮生若逝波。 庞老定归耆旧传,汉庭谁入孝廉科。 荐新有子悲鲜稻,击壤何人续旧歌。 闻说富溪埋玉处,才栽松树已婆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畴:地名,此处指族人的居住地。
  • 南柯: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比喻梦境或虚幻的事物。
  • 浮生:指短暂无常的人生。
  • 庞老: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后被尊为耆旧传中的贤人。
  • 耆旧传:记载古代贤人故事的书籍。
  • 孝廉科: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科目,主要选拔有孝行和廉洁的人。
  • 荐新:指新收获的稻米。
  • 鲜稻:新鲜的稻米。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此处比喻欢乐的时光。
  • 续旧歌:继续唱旧时的歌曲,意指缅怀过去。
  • 埋玉:比喻埋葬有才华的人。
  • 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纷披的样子。

翻译

西畴的族人一夜之间梦见了南柯,深深叹息着人生如同流逝的波涛。 庞德公这样的贤人定会被载入耆旧传,而汉庭中谁又能进入孝廉科呢? 有子嗣在悲伤中品尝着新收获的稻米,而击壤的欢乐时光又有谁能继续唱响旧时的歌谣? 听说在富溪埋葬着才华横溢之人的地方,新栽的松树已经枝叶纷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族人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借用庞德公和孝廉科的典故,暗示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当下社会的反思。结尾处提到埋玉之地和新栽的松树,既是对逝去才华的哀悼,也是对生命延续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