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所见

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 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 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 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 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 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 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 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冉:慢慢地,渐渐地。
  •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 晴光:晴朗的阳光。
  • 取次:依次,逐渐。
  • 踏青:春天到郊外游玩。
  • 发越:激发,兴起。
  • 拚知:猜测,料想。
  • 天女:指仙女。
  • 雨花:雨中的花,这里可能指雨花台的景色。
  • :剩余,留存。
  • 宜笑:适宜微笑。
  • 含颦:皱眉。
  • 徙倚:徘徊,来回走动。
  • 烟霄:云霄,高空。
  • 花胜:花的美好状态。
  • 随态:随着姿态。
  • 流莺:流动的黄莺。
  • 延盼:延长目光,远望。
  • 弱腰:细腰,指女子。
  • 芳华:美好的年华。
  • 有赠:有所赠予。
  • 慧香:智慧的香气,这里可能指寺庙的香火。
  • 心期:心中的期望。
  • 玉缨:玉制的帽带,这里可能指高贵的身份。
  • 金磬:金属制的打击乐器,常用于佛教仪式。

翻译

春天云朵缓缓飘过,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木显得格外明亮。 逐渐地踏着青草行走,心中春天的激情被激发起来。 猜想在天女之后,是否还能遇到雨花台的余韵。 适宜微笑地走进香火缭绕的寺庙,皱眉地走出幽静的小径。 在高空徘徊,整理着花的美好状态。 随着蝴蝶的飞舞而惊起,思绪随着黄莺的歌声而凝聚。 美丽的眼睛缓缓远望,细腰的女子怎能依靠。 早晨的阳光依然鲜艳,春风的话语难以捉摸。 抓住翠绿的希望岂无时机,美好的年华定有所赠。 将这美好的景象带到智慧的香火前,为了心中的期望得到证实。 为何要违背高贵的身份,沉溺于敲击金磬的情感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雨花台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冉冉春云阴,郁若晴光莹”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春日的宁静与明媚。随后,“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等句,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汤显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