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南山长老性空颂并序
我闻西方极乐囿,获登彼岸真非偶。
三千大千诸佛子,中有一人无量寿。
佛言我教本寂灭,有不是无无是有。
汝寿无量何以故,一点光明终不朽。
光明一点有明暗,白牛便向恒河走。
无量寿者合掌言,我今不净亦不垢。
跏趺坐阅人间世,不用寒山竹笤帚。
南山长老有性空,五蕴一生能自守。
南山有石解点头,试与对之相夘酉。
针头之性空不空,大笑一声狮子吼。
我观性空老不衰,本来面目无妍丑。
朝暮一盂脱粟饭,五味筵中不挂口。
春冬一领百衲衣,五色场中无掣肘。
性空尔能不空性,六十年光不为久。
无量寿者诵一声,甲了还丁子还丑。
灯灯相续不空过,永作南山住山叟。
我今已作逃禅客,问尔哑禅能答否。
无无无量亦无寿,白莲社中桑落酒。
无量寿佛何有哉,劝尔波罗饮三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乐囿(yòu):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一个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地方。
- 彼岸:佛教中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 三千大千:佛教用语,指宇宙的广大无边。
- 无量寿:指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代表无限的生命和光明。
- 寂灭:佛教中指超越生死,达到涅槃的境界。
- 五蕴:佛教中指构成生命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
- 跏趺(jiā fū):佛教中的一种坐姿,双腿交叉盘坐。
- 寒山竹笤帚:寒山是唐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竹笤帚象征其清贫的生活和超脱的态度。
- 五味筵:指丰盛的宴席。
- 百衲衣:由多块布片缝制而成的衣服,常用来形容僧侣的简朴生活。
- 六十年光:指六十年的时光。
- 逃禅客:指放弃或逃避禅修生活的人。
- 哑禅:指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禅理。
- 白莲社:佛教中的一个社团,以修行和讨论佛法为主。
- 波罗:指佛教中的甘露,象征纯净和解脱。
翻译
我听说在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能够到达那里的彼岸绝非偶然。在这个广大的宇宙中,有一位佛子拥有无限的生命。佛说我们的教义本质是超越生死,不是没有而是超越有无。你的生命为何无限,因为有一束光明永不消逝。这束光明有时明亮有时暗淡,就像白牛在恒河边行走。这位无量寿者合掌说,我现在既不清净也不污垢。他盘腿坐着,观察人间世界,不需要寒山的竹笤帚来清扫。南山的长老性空,一生能自我守护五蕴。南山有一块会点头的石头,试着与它对话。针头的性质是否空,大笑一声如同狮子吼。我看性空老而不衰,本来面貌无美丑之分。早晚一碗糙米饭,五味宴席中不挂念。春冬一件百衲衣,五彩场中不受束缚。性空你能不空性,六十年的时光不算长久。无量寿者诵一声,甲子还丁子还丑。灯光相续不空过,永远作为南山住山的老者。我现在已是一个逃离禅修的人,问你这哑禅能回答吗?无无无量也无寿,白莲社中的桑落酒。无量寿佛何在,劝你喝三斗波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极乐世界和无量寿佛的向往,以及对禅修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术语和象征,如“极乐囿”、“彼岸”、“无量寿”等,表达了对超越生死、达到涅槃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