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淬 (cuì):淬火,比喻磨炼。
- 文锋:指文才或学问的锋芒。
- 老成:成熟稳重。
- 三策:指应对考试的三种策略或文章。
- 神京:指京城,即北京。
- 扶摇:指自下而上的旋风,比喻仕途的迅速升迁。
- 鹗 (è):一种猛禽,比喻英才。
- 琼林宴:科举考试后皇帝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 白雁:古代传说中能传递书信的雁。
翻译
长久以来磨炼文才,羡慕你的成熟稳重,欣喜地看到你带着三种策略前往京城应试。马儿在寒雪中穿越遥远的闽山,帆船在微风中平稳地驶过浙江的水面。如雷鸣般的声响预示着你的才华将早日得到认可,像鹗鸟一样轻盈地飞翔,迅速升迁至万里之外。琼林宴结束后,如果你还记得我,就让南来的白雁带个信吧。
赏析
这首诗是黄仲昭送别林君贵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作品。诗中,黄仲昭赞美了林君贵的文才和成熟稳重,预祝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通过“马冲寒雪”和“帆挂微风”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平静,寓意着林君贵在人生道路上的坚韧与从容。最后,诗人以“琼林宴”和“白雁”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和期待重逢的深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癸酉仲秋得老母家书有感 》 —— [ 明 ] 黄仲昭
- 《 送仙游陈司训考满归潮州省亲 》 —— [ 明 ] 黄仲昭
- 《 梨岭道中十八首 》 —— [ 明 ] 黄仲昭
- 《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 》 —— [ 明 ] 黄仲昭
- 《 重九同年戴大节诸君登台赋诗病中示次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题画竹二首 其一 晚凉 》 —— [ 明 ] 黄仲昭
- 《 甲午季冬雨雪连旬公余感触辄赋八绝 》 —— [ 明 ] 黄仲昭
- 《 送余先生教授淮府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