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先生教授淮府

我家严君宰邑时,先生载道来为师。 气味相投即相契,直与管鲍同襟期。 我时亦侍严君侧,山斗光中识颜色。 满怀拍塞皆阳春,就之如入芝兰室。 严君解印赋归与,先生去曳王门裾。 河梁马首东西别,几回江上丹枫疏。 年来我作金銮客,幸遇先生朝帝阙。 典衣共话十年前,浩歌醉吸清尊月。 月圆月缺苦不常,人生亦恨多参商。 明朝又向河桥别,离怀迥逐烟波长。 官闲时会宾僚宴,山水遥知品题遍。 江云渭树倘相思,春风好寄归鸿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宰邑:指担任县令。
  • 载道:指带着学问或道德。
  • 相契:相互契合,指关系融洽。
  •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两人友情深厚,常用来比喻深厚的友谊。
  • 襟期:胸怀,抱负。
  • 山斗:比喻高大的形象。
  • 拍塞:充满。
  •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温暖和善的气质。
  • 芝兰室:比喻高雅的环境或人群。
  • 赋归与:指辞官归隐。
  • 曳王门裾:比喻在朝廷中任职。
  • 河梁:桥的别称。
  • 马首:马头,比喻方向。
  • 丹枫:红色的枫叶。
  • 金銮客:指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
  • 朝帝阙:朝见皇帝。
  • 典衣:典当衣服,指生活简朴。
  • 清尊月:清酒和月光,指美好的夜晚。
  • 参商:参星和商星,两者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分离。
  • 河桥:桥的别称。
  • 江云渭树:江边的云和渭河边的树,指远方的景物。
  • 归鸿:归来的大雁,比喻传递信息。

翻译

在我家严君担任县令的时候,先生带着学问来到这里做老师。我们气味相投,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就像管仲和鲍叔牙一样。那时我也常在严君身边,从先生高大的形象中认识了他的风采。他满怀温暖和善的气质,让我感觉就像进入了高雅的环境。

严君辞官归隐后,先生也去朝廷任职。我们在桥上分别,各自东西,几回在江上看红枫叶疏落。近年来我在朝廷任职,有幸再次遇到先生朝见皇帝。我们典当衣服,共话十年前的往事,在美好的夜晚一起唱歌,醉饮清酒和月光。

月亮圆缺无常,人生也多有离别。明天我们又要分别,离别的忧愁随着烟波蔓延。闲暇时我会和宾客们聚会,远方的山水让我想起先生。如果先生思念我,春风正好,可以让归来的大雁传递消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余先生深厚的友情和不舍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展望未来的相思之情,展现了两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作者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如“山斗”、“阳春”、“芝兰室”等,来描绘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