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衮(gǔn):古代帝王的礼服。
- 琐闱:指宫廷。
- 阙:宫殿。
- 匡时:挽救时局,纠正时弊。
- 谏书:向君主进谏的奏章。
- 悬知:预知,料想。
- 松楸桑梓:松树、楸树、桑树和梓树,常用来比喻故乡。
翻译
清晨辞别帝王的龙袍,前往南京担任刑科给事中,带着天子的恩泽进入宫廷。留恋宫殿,应会频繁梦见,挽救时局时,不要让进谏的奏章变得稀少。云边的山色青翠迎接骑马的官员,雨后的花香温暖地扑向衣襟。预知归途将经过故乡,那里的松树、楸树、桑树和梓树都将因你的归来而显得更加光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官员离京赴任的情景,表达了对宫廷的留恋和对时局的关切。诗中“云边山色青迎骑,雨后花香暖扑衣”以自然景色烘托出旅途的美好,而“松楸桑梓尽光辉”则预示了归乡时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官员的责任感,又透露出对故乡的深情。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题林君长荣幽居和姨夫方先生韵 》 —— [ 明 ] 黄仲昭
- 《 梨岭道中十八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重九同年戴大节诸君登台赋诗病中示次韵 》 —— [ 明 ] 黄仲昭
- 《 游钟山和同寅潘应昌韵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秋日写怀 》 —— [ 明 ] 黄仲昭
- 《 谒南安道源堂 》 —— [ 明 ] 黄仲昭
- 《 再和同寅潘应昌游钟山韵三首 》 —— [ 明 ] 黄仲昭
- 《 予到官甫二阅岁顿觉老态日增因赋二绝 其二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