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山色摩空势欲齐,时闻幽鸟隔云啼。 新诗吟就无穷趣,起向琅玕节下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摩空:接近天空,形容山峰高耸。
  • 幽鸟:指在幽静环境中鸣叫的鸟。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译

山峰高耸,仿佛要触及天空,与天际齐平,不时传来幽静山林中鸟儿的啼鸣声。新作的诗篇吟咏完毕,充满了无尽的趣味,我起身走向那如美玉般的地方,在节下题写我的诗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幽静的景象,通过“山色摩空”和“幽鸟隔云啼”的描绘,展现了山的高远和自然的宁静。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吟咏新诗,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起向琅玕节下题”,不仅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题诗的雅兴,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