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光武中兴:指东汉光武帝刘秀恢复汉室,建立东汉。
- 晦迹:隐藏踪迹。
- 蒿莱:杂草,野草。
- 云台:东汉时期的一个高台,用于表彰功臣。
- 寥落:稀少,冷落。
- 榛莽:丛生的杂草和灌木。
- 钓台:钓鱼的台子,这里特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钓鱼的地方。
翻译
光武帝复兴汉室,广纳贤才, 先生却选择隐居,藏身于杂草之中。 云台之上,功臣的荣耀已成过往,如今只剩杂草丛生, 但古老的钓台依旧传颂,万古长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光武帝中兴时期与隐士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诗中“光武中兴网俊才”与“先生晦迹隐蒿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权力的辉煌,后者则体现了隐逸的清高。后两句“云台寥落成榛莽,万古犹传旧钓台”则进一步以云台的荒凉来象征功名的虚幻,而钓台的传颂则突出了隐士生活的永恒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感皇恩 · 送李方伯之任山西 》 —— [ 明 ] 黄仲昭
- 《 梨岭道中十八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奉和姨夫方先生咏雪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题榖城春色图为徐若川秋官赋 》 —— [ 明 ] 黄仲昭
- 《 游昭武福山寺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夏太常竹送周翠渠知广德州 》 —— [ 明 ] 黄仲昭
- 《 送李君唐英赴春官二首 其一 》 —— [ 明 ] 黄仲昭
- 《 别东岩偶成三首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