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别驾高君文学梁君辈暨诸生会龙兴寺者再别后寄怀

步上高台望帝陵,郁葱佳气护龙兴。 山川不改风云色,疆邑犹传玉帛灵。 作赋大夫频式燕,称诗诸子颂皇烝。 愧予无以酬嘉贶,握手殷勤咏鹤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陵:皇帝的陵墓。
  • 郁葱:形容树木茂盛,这里比喻帝陵周围的景色。
  • 佳气:吉祥的气象。
  • 龙兴:指帝王的兴起或帝国的兴盛。
  • 疆邑:国家的疆域。
  • 玉帛: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丝织品,这里指国家的礼器,象征国家的尊严和权力。
  • 式燕:古代的一种宴会形式,这里指举行宴会。
  • 皇烝:皇帝的祭祀,这里指对皇帝的颂扬。
  • 嘉贶:美好的礼物或赏赐。
  • 鹤鸣:鹤的叫声,常用来比喻高雅或吉祥。

翻译

我登上高台,远望皇帝的陵墓,只见那里的景色郁郁葱葱,吉祥的气象环绕着帝国的兴盛之地。山川依旧,风云变幻,国家的疆域中仍传颂着玉帛的灵光。作赋的大夫们频繁举行宴会,称颂诗篇的诸子们歌颂皇帝的祭祀。我感到惭愧,无法回报这美好的礼物,只能握手表达深厚的情谊,吟咏鹤鸣之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台远望帝陵的情景,通过对帝陵周围郁郁葱葱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帝国兴盛的赞美。诗中“山川不改风云色”一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也隐喻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后文提到作赋大夫和称诗诸子的活动,反映了当时文化生活的繁荣。结尾处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对友情的珍视,以“鹤鸣”之声作为诗意的收束,增添了诗的雅致和深远意境。

杨起元

明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