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云楼上公见访高峣丘鸿夫杨子中侍同观梁徐僧权帖子昂春山胜事卷李伯时九歌图吴小仙献香图
喜逢严武解怜才,过访旌旗驻未回。
黄绢色丝开古帖,绮筵彫俎进深杯。
风清画舫吟芳草,月上应门照绿苔。
更与海滨添盛事,千金何用筑高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武:人名,可能是一位有才华的人物。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也泛指一般的旗子。
- 黄绢色丝:指古代书法用的黄色绢帛和丝线。
- 古帖:古代的书法作品。
- 绮筵:华丽的宴席。
- 彫俎:雕刻精美的食器。
- 深杯:指酒杯,这里指盛满酒的杯子。
-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 应门:指家中的门。
- 绿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
- 海滨:海边。
- 盛事:重要且值得庆祝的事情。
- 筑高台:建造高台,古代常用于庆祝或举行盛大活动。
翻译
欢喜地遇到严武这样懂得欣赏才华的人,他来访时旌旗还未收起。 黄色的绢帛和丝线展开了古老的书法作品,华丽的宴席上精美的食器中盛满了酒。 清风中画舫上吟咏着芳草,月亮升起时照在家门前的绿苔上。 更增添了海滨的盛事,何必再用千金建造高台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文人杨慎在云楼上接待严武的场景,通过“旌旗”、“黄绢色丝”、“绮筵彫俎”等词汇,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文人的雅致。诗中“风清画舫吟芳草,月上应门照绿苔”一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宴会的宁静美好。结尾“更与海滨添盛事,千金何用筑高台”则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盛况的满足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体现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