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风泉侍御

· 杨慎
贵阳天马远行空,元是兰台鲍氏骢。 未奉谈犀恒北望,忽传书鲤到南中。 龙筋旧识文成丽,蟹爪争看定武工。 谁道停云形影隔,戍楼明月梦魂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谈犀:指谈论犀利,比喻言辞锋利。
  • 书鲤:古代传说中能传递书信的鲤鱼,这里指书信。
  • 龙筋:比喻书法笔力强劲。
  • 蟹爪:比喻书法笔画有力,形状如蟹爪。
  • 停云:比喻思念之情,如云停而不去。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翻译

贵阳的天马仿佛远行于空旷的天际,它原本就是兰台鲍氏的骏马。 虽然未能与你面对面犀利地交谈,但突然收到了你从南方寄来的书信。 你的书法笔力强劲,文采斐然,笔画有力如蟹爪,展现了你的定武工夫。 尽管我们相隔遥远,思念之情如云停而不去,但戍楼上的明月似乎能让我们在梦中相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贵阳天马的远行和兰台鲍氏的骏马,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谈犀”与“书鲤”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言辞的期待与书信的喜悦。后两句以书法比喻友人的才华,同时以“停云”和“戍楼明月”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与期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远方的向往。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