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弟
我年四十一,亦知四十非。
双亲家万里,梦寐常依依。
尚幸我弟贤,夙夜侍庭帏。
我无补衮功,只以窃禄违。
自从七月来,三命清切司。
首展经筵书,再篡曹工题。
复令知制诰,代草明光扉。
备员立螭蚴,何异立仗骑。
天子本圣明,忠臣要防微。
秦陇旱为雪,东南潦是饥。
委非亲民职,内计诚无奇。
肉食每自愧,几欲抽簪归。
尚抱献纳心,终欲有所施。
不然望旧山,归来慰严慈。
春初种松竹,想已含绿滋。
未种应为种,勿过青春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补衮:古代官服上的补片,比喻官职。
- 窃禄:指无功受禄,即没有功劳却享受俸禄。
- 篡:编纂,整理。
- 知制诰:古代官名,负责起草诏令。
- 明光扉:指皇宫中的门户。
- 备员:充数,指担任官职。
- 螭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这里比喻官职。
- 立仗骑:指站立的仪仗队,比喻官职。
- 防微:防范于未然。
- 秦陇:指陕西和甘肃一带。
- 潦:雨水过多,泛滥。
- 肉食:指享受俸禄的官员。
- 抽簪:指辞官归隐。
- 献纳:指贡献和接纳。
- 严慈:指父母。
翻译
我已经四十一岁了,也知道四十岁的人不应该再犯错误。我的双亲远在万里之外,我常常在梦中想念他们。幸好我有贤能的弟弟,他日夜侍奉在父母身边。我没有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只是无功受禄,感到愧疚。自从七月以来,我三次被任命为清要的官职。首先我展开经筵书,再次整理曹工的题目。又让我负责起草诏令,代笔于皇宫的门户。我担任的官职虽然重要,但与站立的仪仗队无异。天子本来就是圣明的,忠臣应该防范于未然。陕西和甘肃一带因为旱灾而像下雪一样,东南地区因为雨水过多而饥荒。我并不是直接管理民生的官员,内心计划实在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作为享受俸禄的官员,我常常感到惭愧,几乎想要辞官归隐。但我仍然怀有贡献和接纳的心愿,最终还是想要有所作为。否则,我只能望着故乡的山,回来安慰我的父母。春天初我种下了松树和竹子,想必它们已经含着绿意生长了。如果还没有种下,就应该去种,不要错过青春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国家的深情。诗中,作者对自己四十一岁的年龄有所反思,对远在家乡的双亲充满思念,对弟弟的贤能表示欣慰。同时,作者对自己担任的官职感到愧疚,认为自己无功受禄,没有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以及对辞官归隐的向往。最后,作者以种植松竹为喻,表达了对未来有所作为的期望,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