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世宁进士归楚
周郎同榜复同庚,琼树风流四座倾。薇省争传八叉赋,杏园都重数车声。
鸣佩晓随鹓鹭簉,望云春隔凤皇城。素衣应染缁尘久,燕雁荆鸿几回首。
秋后萧林转北风,烟中五两随南斗。东南今巳静风尘,舵鼓渔灯夜问津。
枫林日出明丹叶,瓜步潮来没白蘋。铜堤折柳惊霜早,赤壁吹箫见月新。
舣舟停榜郧西沚,展爱高堂承燕喜。梅花索笑侍斑衣,椒酒扬芳称玉匜。
少年何事独迟回,枕藉离骚纫兰芷。相思早订相见期,勿使美人娟娟隔湘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同庚:同岁。
- 琼树:比喻人风姿秀美。
- 薇省:古代官署名。
- 八叉赋:指才思敏捷,能即兴作赋。
- 杏园:古代科举考试后,新科进士宴会的地方。
- 鹓鹭:古代传说中的鸟,比喻官员。
- 簉:排列。
- 凤皇城:指京城。
- 素衣:白色的衣服,比喻清白的身份。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 燕雁荆鸿:泛指候鸟。
- 五两:古代测风器,用五两(或八两)鸡毛制成,叫风旗或风幡,挂在桅杆上测风向。
- 舵鼓渔灯:指船上的生活。
- 瓜步:地名,在今江苏省。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 铜堤:坚固的堤坝。
- 赤壁:地名,在今湖北省。
- 舣舟:停船靠岸。
- 郧西沚:地名。
- 椒酒:用椒实浸泡的酒,古代用于祭祀或宴饮。
- 玉匜:古代盛酒的器具。
- 枕藉:枕着,靠着。
- 离骚:屈原的作品。
- 纫兰芷:比喻修德立名。
- 湘水:河流名,在湖南省。
翻译
周郎和我同榜及第,又是同岁,他的风采如琼树般令人倾倒。官署中争相传颂他的才思敏捷,杏园中人们都重视他的名声。 早晨,他佩带着玉佩,随着官员们排列前行,春天他望着云彩,思念着京城。他的白衣应该早已被世俗的尘埃染黑,像候鸟一样,他多次回首。 秋天过后,北风在林中吹起,风旗随着南斗星的方向飘动。东南地区现在已经平静,夜晚船上的生活宁静。 枫林中的日出照亮了红色的叶子,瓜步的潮水涌来,淹没了白蘋。坚固的堤坝上,折柳的声音提醒着霜的来临,赤壁上,吹箫的声音迎来了新月。 船停在郧西沚,他展开了对高堂的思念,享受着家庭的欢乐。他穿着斑衣,在梅花下寻找笑容,椒酒散发着芳香,玉匜中盛满了美酒。 少年为何独自迟疑不前,他枕着离骚,修德立名。他早早地订下了相见的日期,不要让美人隔着湘水,遥不可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周世宁的深厚友情及对其归乡的祝愿。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琼树风流”形容周世宁的风采,“薇省争传八叉赋”赞扬其才华,以及“素衣应染缁尘久”暗示其久居官场的经历。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