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衷
化草形偏绿,污池族转盈。 燃鲡吾未暇,摇羽仆还更。 此地诗人况,他时烈女情。 和神何处国,蛇虺不曾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草:指蚊子幼虫在水中化蛹成蚊的过程。
  • 污池:脏污的水池,这里指蚊子繁殖的地方。
  • 族转盈:指蚊子繁殖迅速,数量众多。
  • 燃鲡:指用火烤鱼,这里比喻驱蚊的方法。
  • 摇羽:摇动扇子,也是驱蚊的一种方式。
  • 仆还更:指驱蚊无效,蚊子依旧多。
  • 烈女情:指坚贞不屈的女性情感,这里可能指蚊子虽小,却难以彻底消灭。
  • 和神:和谐的神灵,这里可能指没有蚊子的地方。
  • 蛇虺:蛇类,这里指没有蚊子的地方也没有其他害虫。

翻译

蚊子在水中化蛹成蚊,草色因此显得更加绿意盎然,脏污的水池里蚊子繁殖得越来越多。我还没有时间用火烤鱼来驱蚊,只是摇动扇子,但蚊子依旧多得让人烦恼。这个地方的诗人情况如此,将来烈女般的情感也会如此坚贞不屈。在那个和谐的神灵所在的国家,连蛇虺这样的害虫都不曾生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蚊子的繁殖和对人的困扰,隐喻了生活中难以根除的小烦恼。诗中“化草”、“污池”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蚊子的生存环境,而“燃鲡”、“摇羽”则反映了人们驱蚊的努力和无奈。最后两句通过对“和神何处国”的向往,表达了对于一个没有蚊子和其他害虫的理想环境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