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摩诘(wéi mó jié):佛教中一个著名的居士,以智慧和辩才著称。
- 郭子仪:唐代名将,这里指其在文字方面的功绩,可能是强调其在军事之外的文化方面的成就。
- 辽左:指辽东地区。
- 长干:古建康里巷名,在今南京市南。
- 曹源: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以曹溪(今广东曲江东南)为禅宗南宗的发源地。
翻译
谈论禅道和韵味就如同维摩诘一般,在文字方面的功绩可与郭子仪相比。在辽东的雪中难以传递话语,而在长干的竹林里却欢喜地联诗。云彩侵入夏日的坐榻,书籍有千帙之多,眼睛寄托在高峰之上,手中只持一根手杖。若要问曹源那真正的滴水之处,总是从清静的打坐中进入到忘却一切的境界时。
赏析
这首诗富有禅意和文化内涵。首联将谈禅和文字的境界与维摩诘和郭子仪相提并论,显示出对禅道和文学的重视。颔联中“辽左雪中难寄语”表达了某种困境或距离,而“长干竹里喜联诗”则展现了在特定环境中创作诗歌的愉悦。颈联通过描绘云侵夏榻和眼寄高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尾联则深入探讨了曹源的禅意,强调通过清坐达到忘我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禅道、文学和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寿王仲锡臬宪 》 —— [ 明 ] 释今无
-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 —— [ 明 ] 释今无
- 《 寿温泗源尊人 》 —— [ 明 ] 释今无
- 《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 —— [ 明 ] 释今无
- 《 彭明府退庵招同江若海诸公茶集 》 —— [ 明 ] 释今无
- 《 采臣粮宪与社中诸公赴出泉梁吟草堂雅集之招予偶从雷峰便道亦与其盛奉和二律 》 —— [ 明 ] 释今无
- 《 寿徐浩然方伯 》 —— [ 明 ] 释今无
- 《 相江叹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