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南将赴罗源问保民保身之道予告之曰子家一閒翁之积厚矣子能承之推是心以勤施于政将无适不可岂直罗源而况其身哉子南请书于卷遂檃括为韵语以贻之体裁音律固在所不论也

· 顾清
不见閒翁三十春,每将淳德众中论。 兰阶茁秀看吾子,花县鸣琴问保民。 万化流行自兴孝,九经伦序起修身。 青云剩有前头路,记取长沙运甓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翁(xián wēng):指品德高尚、闲适自在的老人。
  • 兰阶:比喻子孙显贵发达。
  • 茁秀:茁壮成长,优秀出众。
  • 花县:指地方长官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的县邑。
  • 鸣琴:指以礼乐教化人民,政治清明。
  • 万化:万事万物的变化。
  • 流行:此处指普遍发展。
  • 兴孝:弘扬孝道。
  • 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具体所指在不同的经学家中有不同说法。
  • 伦序:条理次序。
  • 青云:比喻高位或远大的志向。
  • 运甓(pì)人:指陶侃,他励志勤力,时常运甓以锻炼自己。

翻译

三十年来没见到閒翁,常常在众人中谈论他的淳厚品德。 看您如同兰草在阶前茁壮优秀,在花县担任官职要以礼乐教化询问如何保护百姓。 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自然要从弘扬孝道开始,九部儒家经典的条理次序是从修养自身起始。 高远的志向前方还有道路,要记得像陶侃那样勤奋努力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对吴子南的教诲与鼓励。诗的开头回忆閒翁的淳德,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接着,诗人对吴子南寄予厚望,希望他在任职之地能够关爱百姓,就像兰阶茁秀一样出众。中间两句强调了孝道和修身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万事万物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基础。最后,诗人鼓励吴子南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以陶侃运甓的典故激励他勤奋努力。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体现了对传统道德的重视,又表达了对吴子南的殷切期望。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