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阙廷实抚州训导有怀高进之

· 顾清
长忆寻君过石桥,吴松江上雨萧萧。 十年往事同春梦,一点乡心逐暮潮。 馀兴犹堪赋芹藻,好官何必定金貂。 阳关拟唱无人和,落尽灯花独自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廷实:人名
  • 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
  • 训导:学官名
  • 吴松江:又名吴江、松江,是太湖最大的支流
  • 萧萧:形容雨声
  • 芹藻:比喻贡士或才学之士,这里泛指文章
  • 金貂:汉代侍从官员的冠饰,后世用以比喻高官显爵
  • 阳关: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多用来指送别之曲
  • :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翻译

我常常回忆起和你一同走过石桥的时光,那时吴松江上细雨萧萧。十年间的往事如同春日的梦境,那一点点的思乡之情随着傍晚的潮水涌动。我剩余的兴致还能够用来写文章,做好官不一定非要追求高官显爵。想要唱一曲《阳关》送别却无人应和,只能看着灯花落下,独自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为送阙廷实去抚州担任训导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也流露出了诗人自己的一些感慨。诗的首联通过回忆与友人在吴松江上走过石桥的情景,以及当时的萧萧细雨,营造出了一种迷蒙、悠远的氛围。颔联将十年的往事比作春梦,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匆匆和往事的虚幻,而“一点乡心逐暮潮”则巧妙地将思乡之情与暮潮联系起来,使情感更加具象化。颈联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尾联以唱《阳关》无人和的情景,表现出离别的孤独和无奈,而“落尽灯花独自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送别诗。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