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金行为叔武郎中赠济南姚龙

· 顾清
故人留金儿不闻,故人已死人谁云。昨日结交今有变,何况天涯生死分。 延州挂剑事已矣,济南高风见吾子。金还故人事则已,事吾当然非有以,江海千秋歌义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州挂剑:指延陵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出使晋国,路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十分喜欢季札的佩剑,但没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还要出使他国,所以未便相赠。待他完成使命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便把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表示自己已践行赠剑之心。后以此比喻重情重义、信守诺言。
  • 千秋:很长的时间,形容岁月长久。

翻译

老朋友留下的金子,他的儿子并不知道,老朋友已经去世了,这事儿又能向谁诉说呢。昨日结交的情谊,如今已发生变化,更何况在这天涯海角,有着生死的分别。 延州挂剑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在济南的您(姚龙)让我看到了高尚的风范。把金子归还故友,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为您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为了什么,江河湖海会千秋万代地歌颂义士。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故人已逝,其遗留的金子引发的故事,表达了对情谊和道义的思考。诗中先描述了故人已死,金子的事情可能变得复杂的情况,然后通过延州挂剑的典故,引出济南姚龙的高风亮节,赞扬了他归还故友金子的义举。最后强调了这种义行将被千秋传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用典恰当,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对道义和友情的珍视。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