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夏五月本师天老人二诗送澹西堂下海幢兼寄示无次韵恭和
石尤风只逆归船,日日残春送晓天。
近角自吹寒月外,閒心空照夜灯前。
且欣好友同三夏,不觉离师又八年。
老去踉跄无善计,当时错许杖头边。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尤风:传说中打头逆风。尤,同“邮”(yóu)。
- 逆归船:逆风行驶的船。
- 残春:暮春,晚春。
- 三夏:夏季的三个月,或指夏季的第三个月,此处指夏天。
- 跄踉:(liàng qiàng),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翻译
逆风阻碍着归船前行,每天都是暮春时节,在黎明破晓时送别。在靠近边角的地方,自吹着寒月之外的风,悠闲的心空在夜灯前映照。很高兴能与好友共度这个夏天,不知不觉离开师父又过了八年。年老了步履蹒跚没有好办法,当时错误地答应了在杖头边上(可能指某种承诺或行为)。
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绘逆风归船、残春晓天、寒月夜灯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师父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当下境况的无奈。“且欣好友同三夏,不觉离师又八年”,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师恩的难忘。最后两句“老去踉跄无善计,当时错许杖头边”,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力衰、处境艰难的无奈和懊悔。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三十八 》 —— [ 明 ] 黄淮
- 《 题卜子敬所画脩竹轩图为夏仲南赋 》 —— [ 明 ] 汪广洋
- 《 哀水祸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咏龙泉盘子 》 —— [ 清 ] 弘历
- 《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 》 —— [ 唐 ] 李嘉祐
- 《 仲夏瀛台即景杂咏六首 其二 》 —— [ 清 ] 弘历
- 《 别乡旧 》 —— [ 宋 ] 周孚
- 《 予夏中卧病起已见落叶因取渊明诗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赋十章遣兴 》 —— [ 宋 ] 李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