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秉之有诗见赠次韵酬之

· 顾清
钟鼎园林志岂违,燮调批抹本同机。 千年宝历中兴运,一幅纱巾处士衣。 惠远特容元亮饮,子皮悬想季鹰归。 小山无数丛生桂,共领幽香亦未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鼎:古代富贵人家鸣钟列鼎以盛佳肴,此处代指富贵。
  • 园林:泛指幽美清雅的居住环境。
  • 燮(xiè)调:协调阴阳,此处指协调各种事务。
  • 批抹:这里可理解为处置、办理。
  • 宝历:指国祚,皇位。
  • 中兴运:国家由衰退而复兴的运势。
  •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 惠远:东晋高僧。
  • 元亮:即陶渊明,字元亮。
  • 子皮:春秋时郑国的大夫。
  • 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

翻译

追求富贵和享受园林之乐的志向并不是相违背的,协调事务和处置问题本质上是同理的。国家有着千年的国祚,正处于中兴的运势之中,而我则穿着隐士的衣服,过着自在的生活。惠远特意允许元亮来饮酒,我也想象着子皮期待季鹰归来。那无数的小山丘上丛生着桂树,我们一起领略其幽香也不算太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态度。诗中提到富贵与园林之乐并非矛盾,处理事务也有其共同的道理,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豁达和通透的看法。同时,诗中借用了惠远与元亮、子皮与季鹰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自在、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小山丘上的丛生桂树为喻,表达了与友人共同领略美好事物的期望,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富有哲理。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