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时章除瑞安侯训导侯实慈寿宫弟时章内翰师召子也
长乐清风动内朝,汉宫阴马宋高曹。
外家多福遵慈训,西塾延宾得隽髦。
永日青襟环讲坐,有时红烛对挥毫。
相看益重酬恩地,身是銮坡旧凤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乔时章:人名。
- 除:任命官职。
- 瑞安侯训导:官职名。
- 侯:指瑞安侯。
- 实慈寿宫弟:(实,当为“是”,可能是传抄错误)是慈寿宫太后的弟弟(家人)。
- 内翰:翰林的别称。
- 师召:可能是人的名字,乔时章父亲的字或号。
- 长乐:本指汉代长乐宫,此处借指皇宫。
- 阴马:骏马名。这里应是比喻优秀的人才。(阴,读“yīn”)
- 宋高曹:可能指宋代的高官或优秀人才,具体指向不明。
- 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此处指太后娘家。
- 慈训:母或父的教诲。
- 西塾:古代设在路寝西侧的学塾。
- 延宾:邀请宾客。
- 隽髦:杰出之士。(隽,读“jùn”)
- 永日:长日,漫长的白天。
- 青襟:青色衣领,此处代指学子。
- 銮坡:唐德宗时,尝移学士院于金銮殿旁的坡上,后因以“銮坡”为翰林院的别称。(銮,读“luán”)
- 凤毛:比喻人子有才似其父辈者。
翻译
皇宫内吹拂着清正和畅的风,汉朝宫廷中有骏马,宋代有高位贤才。太后娘家福泽深厚,遵循慈爱的教诲,在西边学塾邀请杰出之士作为宾客。漫长的白天里,学子们围坐在一起讲学,有时点着红烛相对挥笔写作。相互对望更加看重这报答恩情之地,自身就是翰林院旧有的有才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顾清为乔时章担任瑞安侯训导之事而作。诗中用“长乐清风”“汉宫阴马宋高曹”等词句来形容朝廷的气象和人才的优秀,表现出对当时朝廷的一种赞美。接着描述了乔时章所在的地方,外家多福,学塾延宾,展现出一种积极的氛围。诗中通过“永日青襟环讲坐,有时红烛对挥毫”的描写,烘托出浓厚的学习和文化氛围。最后,诗人表示相看益重酬恩地,强调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以及乔时章作为有才之人的身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场景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乔时章的祝贺和对这一职位的重视。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 》 —— [ 明 ] 顾清
- 《 华峰莲开用前韵见招奉答 》 —— [ 明 ] 顾清
- 《 四月十二日定庵先生过访诵东坡过清虚堂诗用韵奉谢 》 —— [ 明 ] 顾清
- 《 对雪次未斋宫谕韵 》 —— [ 明 ] 顾清
- 《 次韵顾德章冬夜失鸡 》 —— [ 明 ] 顾清
- 《 师邵以墙头过浊醪为韵赋五绝句依次答之 》 —— [ 明 ] 顾清
- 《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 》 —— [ 明 ] 顾清
- 《 春雨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