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伯傅体齐先生挽诗

· 顾清
两朝名德重儒绅,西掖南宫列近臣。 典礼百年归考论,文章四海入陶钧。 春风遽撤朝回座,夜月徒伤画里神。 地下青溪定相待,霓旌先后想纷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宗伯:官名,礼部尚书的别称。
  • 西掖(yè):中书省的别称。
  • 南宫:礼部的别称。
  • 陶钧:原指制作陶器时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创建。
  • 青溪:这里借指地府中的溪流。
  • 霓旌(ní jīng):一种彩色的旌旗,这里指神仙或皇帝的仪仗。

翻译

两朝时期,先生的美好品德使他成为备受敬重的儒者和士绅,在中书省和礼部都担任过皇帝身边的近臣。 先生负责的典礼之事,百年之后都将成为后人考察评论的依据;他的文章传遍四海,对天下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春风般的温暖突然消失,朝堂上再也没有了他回来的座位;只能在夜晚的月光下,对着画中的他的形象徒增伤感。 在地下,地府的青溪一定在等待着他,想必那里的神仙仪仗也会纷纷前来迎接。

赏析

这首诗是对傅体齐先生的挽诗,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赞扬。诗的首联强调了他在两朝的声誉和地位,作为儒绅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颔联进一步描述了他在典礼和文章方面的杰出贡献,其影响深远。颈联通过“春风遽撤”和“夜月徒伤”的对比,表达了对先生离世的悲痛和不舍,朝堂上失去了他的身影,只能对着画像怀念。尾联则想象他在地下会受到地府的迎接,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对他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傅体齐先生的赞扬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他的崇高敬意。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