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斋为阁老杨公赋

· 顾清
万书插架帘几清,朝回燕坐百虑澄。 是为石斋公所名,公意本自羲皇经。 人生有欲随颠冥,惟介乃立静乃贞。 介焉如石静以确,一字可以终身行。 先生读易五十载,神明久在筌蹄外。 细看华榜揭修楹,正似武公歌懿戒。 岩廊特立表缙绅,嵩高峻极华岳尊。 三神不随巨鳌抃,一柱独止洪河奔。 十年黄阁佐万几,矢口应笔皆天机。 昭回何止饰万物,大有甘润苏癃疲。 名高位重心转下,时复青山梦回驾。 向来一去四海嗟,况此焦枯正炎夏。 介于石,断可知,公今岂是丘园时。 平泉往事可一笑,仇池雪浪空崔嵬。 须公辅佐太平了,还赋此石歌公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羲皇经:指《伏羲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一。羲(xī)
  • 颠冥:迷乱,昏乱。
  • :耿介,正直。
  • 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筌(quán)
  • 华榜:华丽的匾额。
  • 修楹:高高的柱子。楹(yíng)
  • 懿戒:美好的告诫。
  • 岩廊:朝廷。
  • 缙绅: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缙(jìn)
  • 嵩高峻极华岳尊:形容地位崇高如嵩山、华山般尊贵。嵩(sōng)
  • 巨鳌抃:巨鳌跳跃。抃(biàn)
  • 万几: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的政务。
  • 昭回:光辉照耀。
  • 苏癃疲:使病困的人得到复苏。癃(lóng)
  • 丘园: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万卷书籍放置在书架上,帘子几案都很清净,朝廷回来后闲坐,各种思虑都澄澈平静。这地方被称为石斋公,公的本意源于羲皇经。人生若有欲望就会随之迷乱,只有正直才能立身,只有安静才能保持坚贞。像石头一样耿直坚定,一个“介”字可以作为终身的准则去践行。先生研读《易经》已有五十年,神明的感悟早已超越了外在的手段。仔细看那华丽的匾额挂在高高的柱子上,正如同武公作歌表达美好的告诫。在朝廷中特别出众,是士大夫的表率,如嵩山、华山般尊贵崇高。三神不随巨鳌跳跃,一柱独自止住洪河奔流。十年在黄阁辅佐处理众多政务,随口应答、落笔写作都充满自然的智慧。光辉何止是装饰万物,更有甘甜的滋润让病困之人得到复苏。名声高位重但心思却转向下方,时常在梦中回到青山驾车游玩。以前的离去让四海之人叹息,何况此时正是炎热夏季的焦枯之时。像石头一样坚定,这是可以明确知道的,公如今怎会是在隐居的时候呢。平泉庄的往事可以一笑而过,仇池的雪浪徒然高耸巍峨。需要公辅佐天下实现太平之后,再作此石歌送公归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为阁老杨公的“石斋”而作,表达了对杨公的赞美和期望。诗中首先描绘了石斋的清净环境,以及杨公的心境。强调了人生应该保持正直、安静,以“介”为准则。接着描述了杨公的学识渊博和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他研读《易经》多年,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为国家处理政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诗中还提到杨公虽然地位高,但心系百姓,同时也表达了对他过去离去的怀念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最后,诗人希望杨公能够辅佐国家实现太平,届时将为他作歌送行。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层次分明,既表达了对杨公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注。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