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试锁院日闻刑部奏举邵郎中天衢任方面众许作诗送行已而得福建按察副使

· 顾清
剡报初传自棘闱,使星今已向东维。 一时戏语今成谶,两月清欢合有诗。 云近紫垣明绣豸,日临沧海动朱旗。 还朝便作三年别,未放秋霜点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shàn)报:旧时称举荐人才的文书。
  • 棘闱: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 使星:指朝廷派遣的使者或官员,这里指邵郎中。
  • 东维:东方,这里指福建。
  • 谶(chèn):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 紫垣:星座名,借指皇宫。
  • 绣豸(zhì):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上绣有獬豸,象征公正。
  • 朱旗:红色的旗帜。

翻译

举荐人才的文书最初从科举考场传来,如今邵郎中这位朝廷使者将要前往东方的福建。一时的玩笑话如今竟成了预兆,两个月的愉快相处应当有诗作纪念。云彩靠近皇宫,他身着绣有獬豸的官服明亮耀眼,阳光照耀着沧海,红色的旗帜随风飘动。等到他回朝之时便要面临三年的分别,但还未让秋霜染白双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听闻刑部举荐邵郎中担任福建按察副使时所作,表达了对邵郎中的祝贺与惜别之情。诗的首联点明了消息的来源和邵郎中的去向,展现出一种庄重的氛围。颔联回忆了过去的时光,戏语成谶增添了几分奇妙的色彩,也体现了作者与邵郎中之间的深厚情谊。颈联通过描绘云彩、皇宫、沧海和朱旗等景象,烘托出邵郎中赴任的庄严与气势。尾联则表达了对分别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邵郎中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任上能够有所作为,不让岁月过早地在他身上留下痕迹。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真挚,用词典雅,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