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登初入学梦人诵诗有细丝曾钓海鳌来之句是岁集选得富春丞乃子陵隐处因赠此诗

· 顾清
梦里金鳌忆细丝,桐江只在富春西。 久知万事皆前定,肯向浮生叹不齐。 坐上溪山明画鹢,人间岁月等醯鸡。 两株松外千竿竹,吟得新诗到处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鳌(áo):神话传说中负载五仙山的大鳖。这里可能象征着难得的机遇或理想的实现。
  • 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是钱塘江的上游。
  • 富春:古县名,今浙江富阳,也是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
  • 子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曾与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 画鹢(yì):船的美称,常画鹢鸟于船首,以图吉利。
  • 醯(xī)鸡:一种小虫,常用以比喻渺小的生命或见识短浅的人。

翻译

在梦里回忆起如钓金鳌般的细丝,桐江就在富春的西边。早就知道万事都是前世注定的,又怎会对着浮世人生感叹命运的不齐呢。坐在船中,望着溪边山上,那船就如亮丽的画鹢,人间的岁月啊,如同那醯鸡般短暂渺小。在两棵松树外还有千竿竹子,吟出的新诗作可以在各处题咏。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人生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梦境中钓金鳌的细丝,引出对人生机遇和命运的探讨。他认为万事皆前定,不必为人生的不如意而叹息,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中描绘了富春的美景,如溪边的山、亮丽的船,以及松竹等,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同时,通过“人间岁月等醯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诗意情怀,能够在这样的美景中吟诗作对,到处题咏,展现了一种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是一首富有内涵的诗作。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