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歌为强佑人寿

青婴池水清而丽,大珰老蚌潜千岁。 天涯亭畔岸不枯,珊瑚树上巢翡翠。 数百年间事亦奇,珠玉无知亦有知。 长官意大此珠少,月照珠池波渺渺。 淮夷之蠙独擅名,蓬苇参天铜柱小。 钦州竹马迎偏早,要芟还珠亭上草。 孟尝陶弼几时来,一探深渊誇至宝。 关西将军颇少年,分竹策马珠池边。 明透之性掩珠光,叱咤左右河海忙。 朝餐晚餐萱草根,辕门日静甑生尘。 池里珠还千万斛,将军碎之其如粥。 地小材大用不尽,閒时把笔娱心目。 笔端一落绝惊人,不是颜骨决柳筋。 立功归来绣佛前,綵衣五色斑襕鲜。 至性夙敦过颜闵,几回感我呼高天。 人生重节乃豪雄,看君坚固昆吾铜。 览揆为君说此篇,春风恰好吹华筵。 烧残银烛渡江来,月高与尔谈深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合浦:地名,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 青婴池水:合浦的一处池水。
  • 大珰(dāng):宦官头目。这里指代权贵。
  • 老蚌潜千岁:比喻长寿或隐藏着的珍贵事物。
  • 天涯亭畔岸不枯:天涯亭边的岸土保持湿润,不干燥。
  • 珊瑚树上巢翡翠:珊瑚树上有翡翠鸟筑巢。
  • 淮夷之蠙(pín):淮夷地区的蚌珠。
  • 萱草根:一种植物,可作药材或食材。
  • 辕门:古时军营的门。
  • 甑(zèng)生尘:形容贫困,炊具长久不用而积满灰尘。
  • 昆吾铜:昆吾是传说中的山名,据说那里产铜,因此昆吾铜常用来比喻坚固的东西。

翻译

青婴池水清澈而美丽,权贵如千年老蚌般潜藏着。天涯亭畔的岸土保持湿润,珊瑚树上有翡翠鸟筑巢。数百年间的事情也很奇特,珍珠宝玉看似无知却也似乎有知。长官觉得这里的珍珠少,月光照在珠池上,池水波光渺渺。淮夷的蚌珠独自享有盛名,相比之下,蓬苇高耸如天而铜柱却显得渺小。钦州的竹马迎接来得格外早,要割除还珠亭上的杂草。孟尝、陶弼什么时候来呢,来探寻这深渊中的珍宝并为之夸赞。关西将军很年轻,分掌职权后策马来到珠池边。他的明智之性掩盖了珠光,他忙碌地指挥左右处理河海事务。他早晚以萱草根为食,军营门口平静,炊具都积满了灰尘。池里有千万斛珍珠,将军却把它们视如粥饭般随意处置。地方虽小但才能未能充分施展,空闲时就提笔写作来愉悦身心。笔端落下的文字惊绝众人,并非是因为颜骨柳筋般的书法技巧。立功归来后在佛像前绣像,穿着五彩斑斓的鲜艳彩衣。他的天性向来比颜回、闵子骞还要诚厚,好几次让我感动得对天呼喊。人生看重气节才是豪杰英雄,看您如昆吾铜般坚固。我观察揣测后为您写下这篇诗,春风正好吹拂着华美的筵席。烧尽银烛渡过江来,月亮高悬时与您谈论深奥的禅理。

赏析

这首诗以合浦的珠池为背景,描绘了各种景象和人物。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青婴池水、天涯亭畔、珊瑚树等,也有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如孟尝、陶弼等,还刻画了关西将军的形象。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交织叙述,表达了对人生气节和价值的思考。诗中的语言丰富多样,意象生动,如“珊瑚树上巢翡翠”等句子,展现出了优美的意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一些现实的情况,如将军的境遇和他的行为,蕴含了一定的深意。总体来说,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