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诗约尝酒次韵

· 顾清
落落晨星榜下人,芬芬曲米帝京春。 从教徐邈论贤圣,自识陈登有主宾。 霜菊未消金蝶粉,画松如舞玉龙鳞。 留连要看先生醉,醉草淋漓逼晋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落:形容孤独或稀少的样子。(读音:luò luò)
  • 晨星:清晨的星星,比喻稀少。(读音:chén xīng)
  • :科举考试录取的名单。
  • 芬芬:香气浓郁。(读音:fēn fēn)
  • 曲米:酿酒的原料,也指美酒。(读音:qū mǐ)
  • 从教:任凭,听凭。(读音:cóng jiào)
  •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以直言敢谏、善于品评人物著称。
  • 陈登:东汉末年将领、官员,性格爽朗,智谋过人。这里的“徐邈论贤圣”和“陈登有主宾”是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物品评和宾主关系的看法。
  • 霜菊:经霜的菊花。
  • 金蝶粉:金黄色的蝶粉,可能用于形容霜菊的颜色或质感。
  • 玉龙鳞:形容松树的树皮像玉龙的鳞片。

翻译

我是那科举榜单下孤独的人,在京城的春天里品尝着芳香的美酒。任凭像徐邈那样去评论贤人和圣人,我自己明白像陈登那样有主客之分。经霜的菊花尚未消去那如金蝶粉般的颜色,画中的松树犹如舞动的玉龙鳞片。我流连忘返,想要看先生喝醉,那醉后草书的淋漓之势直逼晋代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意境丰富,情感细腻。首联通过“落落晨星榜下人”表达了诗人或许在科举之路上的不得意,但京城春天的美酒又带给他一些慰藉。颔联借用徐邈和陈登的典故,体现了诗人对人物品评和宾主关系的独特理解,显示出他的见识和思考。颈联对霜菊和画松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美感,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对先生醉酒后草书的期待,展现出一种对艺术境界的追求,“醉草淋漓逼晋真”一句,将这种期待推向高潮,暗示了诗人对晋代书法艺术的敬仰和对当下能够达到那种境界的渴望。整首诗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又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艺术的追求,层次丰富,韵味深长。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