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丧车有感

· 顾清
铙丁丁,鼓冬冬。挽且歌,哭以从,短箫间歌起悲风。 歌者会有哭,哭者会有终。白日西下黄河东,此歌此哭宁终穷。 惟有柩中人,一去万古长瞢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áo):古代军中用以止鼓退军的乐器。铜制,体短而阔,盛行于商代。
  • 丁丁(zhēng zhēng):形容敲击金属的声音。
  • :打击乐器。
  • 冬冬:象声词,形容击鼓的声音。
  • (xiāo):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 (jiàn):夹杂。
  • (jiù):装着尸体的棺材。
  • 瞢瞢(méng méng):形容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指无知无觉的状态。

翻译

铙发出丁丁的声音,鼓发出冬冬的声响。人们边牵拉灵车边歌唱,边哭泣着跟从,短箫的声音夹杂在歌声中,涌起悲凉的风。 歌唱的人终将停止歌唱,哭泣的人也终将停止哭泣。太阳从西边落下,黄河向东流去,这样的歌唱和哭泣难道会永远没有尽头吗? 只有那棺材中的人,一去之后便永远陷入无知无觉的黑暗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丧葬场景为背景,通过对铙、鼓、箫的声音以及人们的挽歌和哭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中的声音描写,如“铙丁丁,鼓冬冬”,“短箫间歌起悲风”,增强了场景的感染力。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人生短暂,逝者已矣,生者的悲伤也终有尽头,而唯有死者将永远沉睡在黑暗之中。最后两句“惟有柩中人,一去万古长瞢瞢”,深刻地表达了对死亡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