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古狂寿意二首其一
杜郎胸中富丘壑,笔墨到处生烟云。名高价重爱者众,入眼太半疑非真。
君家此卷得何易,无乃意气相感此老始肯留心神。
洞门阴阴六月寒,石角下坠临奔湍。湍崖逆上不知几百里,别有琪花瑶草烂漫无由看。
仙人宴坐长松下,风髯飘萧貌閒暇。山童拾得紫芝归,笑指蓬莱问灵驾。
灵驾参差晓未还,洞庭林屋有无间。风烟不杂人间世,云气遥通海外山。
海外相逢今几秋,蟠桃一熟岁行周。主人六十正年少,更约花开寻旧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丘壑(qiū hè):指山峰与河谷,也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此处指画家心中的艺术构思和境界。
- 意气相感:指志趣、性格相互感应。
- 阴阴:幽暗的样子。
- 奔湍(bēn tuān):急速的水流。
- 琪花瑶草(qí huā yáo cǎo):古人想象中仙境里的奇花异草。
- 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 閒暇(xián xiá):同“闲暇”,指空闲。
- 灵驾:神仙的车驾,借指神仙。
翻译
杜郎的心中富有艺术的构思和境界,他的笔墨所到之处如同生出云烟。他名声高、价值重,爱慕他作品的人众多,但多数人看到的作品大半让人怀疑并非真迹。 您家得到这幅画卷是多么不容易,恐怕是志趣性格相互感应,这位老人才肯用心留神创作的吧。 山洞的门幽暗,六月里也透着寒意,石头的尖角向下坠,面临着急速的水流。湍急的悬崖逆向而上不知有几百里,另外有奇妙的花朵和瑶草,极其绚烂却没办法看到。 仙人在高大的松树下安闲地坐着,风吹着胡须飘动,容貌悠闲。山中的童子捡到了紫色的灵芝回来,笑着指向蓬莱询问神仙的车驾。 神仙的车驾错杂不齐,清晨还未回来,洞庭湖和林屋山模糊不清,似有若无。这里的风烟不混杂人间的世俗气息,云气远远地通向海外的山峰。 在海外相逢到如今已经过了几个秋天,蟠桃一成熟便是一年过去了。主人六十岁正值年轻,更相约在花开放时寻找旧日的游玩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和奇幻色彩的仙境画卷,以及对寿主的赞美和祝福。诗中先赞扬杜郎的艺术造诣和声名,然后通过对画卷中景象的详细描述,如阴寒的洞门、奔湍的水流、奇妙的花草、仙人的闲坐等,展现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最后,诗人提到与寿主在海外相逢,以蟠桃成熟象征岁月的流逝,祝愿寿主六十岁仍保持年轻心态,并期待再次一同游玩。整首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用华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寿主的美好祝愿和对仙境的向往。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梦中得四句如咏讲筵事者 》 —— [ 明 ] 顾清
- 《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 》 —— [ 明 ] 顾清
- 《 乡人徐景晖老而丧子游京师意象悲甚将别赠此 》 —— [ 明 ] 顾清
- 《 叠舟字韵 》 —— [ 明 ] 顾清
- 《 待月轩为钱塘沈廷璧赋 》 —— [ 明 ] 顾清
- 《 饮酒其一 》 —— [ 明 ] 顾清
- 《 乙亥元日十峰饮师邵东斋出予家桂饼师邵有诗自墙上递至次韵奉答 》 —— [ 明 ] 顾清
- 《 章文远送菊名报君知言其早也而已过重阳五日矣次韵戏酬并邀东曙澄夫元吉共赏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