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书五首其一

· 顾清
唐家重考牧,毛仲最承恩。 开筵待宋璟,速客烦至尊。 宾从满高堂,日晏湛清樽。 把盏不及釂,飘风送回轩。 主人不敢讶,四座悄无言。 何异百鸟群,仰视孤凤骞。 良史剧善绘,丹青俨如存。 何当得再拜,一醒尘目昏。
拼音

所属合集

#菊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考牧:考察放牧。
  • 毛仲:指王毛仲,唐玄宗时期的宠臣。(“仲”读音:zhòng)
  • 承恩:蒙受恩泽。
  • 宋璟:唐朝名相,为人正直。
  • :晚,迟。(“晏”读音:yàn)
  • :澄清,清澈。(“湛”读音:zhàn)
  • :古代盛酒的器具。(“樽”读音:zūn)
  • :饮酒尽。(“釂”读音:jiào)
  •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惊奇,诧异。(“讶”读音:yà)
  • :高举,飞起。(“骞”读音:qiān)

翻译

唐家重视对放牧之事的考察,王毛仲最受皇帝的恩宠。 设宴款待宋璟,快速邀请宾客让皇帝费心。 宾客们挤满了高大的堂屋,太阳西斜时清澈的酒樽满上。 拿着酒杯还没来得及饮尽,旋风就把人送回长廊。 主人不敢惊讶,在座的人都悄然无声。 这情景就如同百鸟群中,抬头仰望孤独的凤凰高飞。 优秀的史官极善于描绘,那情景仿佛还清晰地存在着。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拜见,让我从尘世的昏暗中清醒过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关系。诗中提到唐家重视考牧,而毛仲得宠,展现了宫廷中的复杂情况。宴会的热闹与宋璟的到来,以及旋风带来的意外,形成了一种戏剧性的氛围。诗人用“百鸟群”和“孤凤骞”的对比,暗示了人物的不同地位和品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情景的怀念和对清醒认识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独特,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