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樗(chū):臭椿树,常用来比喻无用之材,多用于自谦之辞。
- 青琐: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借指宫廷。
- 太史:史官。
- 春秋志:记载历史的著作,这里指杨翁的著述。
- 中台:古代官署名,在汉代尚书台在宫廷之中,称为中台。这里代指朝廷。
- 琬琰(wǎn yǎn):本义指美玉,这里指美好的品德或文章。
- 镌(juān):雕刻。
翻译
道理是因为没有刻意追求而自然领悟的,才能是因为不被过度使用而得以保全。你看那宫廷的显贵,而他自身直到白头之年。他有着像史官撰写春秋般的志向,在朝廷中留下如美玉般镌刻的品德与文章。他的新坟仅有四尺高,但佳气每天都在苍茫之间升腾。
赏析
这首诗是对杨翁的挽诗,表达了对他的缅怀和评价。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领悟,认为无心而为和不过度使用才能,反而能使道心得以领悟,才能得以保全,这体现了一种道家的思想。颔联通过对比宫廷的显贵和杨翁的白头之年,暗示杨翁可能没有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颈联赞扬了杨翁的志向和他在朝廷中所留下的美好品德与文章,将其比作史官的春秋志和美玉般的镌刻,高度评价了他的贡献和价值。尾联描绘了杨翁新坟的情景,虽然坟仅四尺高,但却有着苍茫的佳气,暗示着他的精神和影响依然存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杨翁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张元瑞司寇乞归觐不许命有司存问诸公皆贺以诗予亦同作 》 —— [ 明 ] 顾清
- 《 六月廿二日天彝生辰诸亲友携酒来贺蓼莪棠棣并感予怀因书俗语为八绝句示之 》 —— [ 明 ] 顾清
- 《 四燕诗为吴立斋司空赋鹿鸣燕 》 —— [ 明 ] 顾清
- 《 王子仪将赴南京中府都事与乃兄子贞中舍来别赋此兼简成国朱公 》 —— [ 明 ] 顾清
- 《 石邦秀侍御再按陕西乃弟翰检先生索赋 》 —— [ 明 ] 顾清
- 《 送王参政庆贺还河南 》 —— [ 明 ] 顾清
- 《 戴溪山挽诗 》 —— [ 明 ] 顾清
- 《 过东昌访前贰守郝公适公生辰赋此为寿郝在松职专治水守廉奉公今不易得也四月二十一日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