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丝曲

· 刘基
玉楼十二春如绮,日暖清池跃鲂鲤。 空闺无处著柔情,梦逐残丝扑天起。 天南河汉天西流,岂知少年能白头。 便唤姮娥栽桂树,花时相约月中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丝:指断了的丝线,这里比喻梦中的思绪。
  • 玉楼:指华美的楼阁。
  • 十二:指楼层之多。
  • :美丽华贵。
  • 清池:清澈的池塘。
  • 鲂鲤:鱼类,这里指池中的鱼。
  • 空闺:指女子独处的闺房。
  • 柔情:温柔的情感。
  • 天南河汉:指天上的银河。
  • 天西流:指银河向西流动。
  •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女。
  • 桂树:传说中月宫中的树。
  • 花时:花开的时候。
  • 月中游:在月宫中游玩。

翻译

玉楼高耸,春色如锦绣,阳光温暖,清澈的池塘中鱼儿欢跃。 闺房空荡,无处寄托温柔的情感,梦中的思绪如断丝般飘向天空。 天上的银河向南向西流淌,谁知道少年也会有白发苍苍的一天。 就叫嫦娥在月宫种下桂树,花开时节相约在月宫中游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女子在华美的玉楼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中“残丝”一词巧妙地比喻了女子梦中的思绪,表达了她的柔情无处安放。通过对天南河汉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进而引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邀请嫦娥种桂树、相约月宫游玩的美好愿望,寄托了对永恒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