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词

· 刘基
百鍊青铜曾照胆,千年土蚀萍花黡。 想得玄宫初闭时,金精夜哭黄鸟悲。 鱼灯引魂开地府,夜夜晶光射幽户。 盘龙隐见自有神,神物岂肯长湮沦。 愿借蟾蜍骑入月,将与嫦娥照华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iàn):炼制。
  • 照胆:传说中的宝镜,能照见人的内脏,这里指古镜的光亮能照见人的内心。
  • 萍花黡(yǎn):指古镜上的污点,喻指岁月的痕迹。
  • 玄宫:指深邃的宫殿,这里可能指古墓。
  • 金精:指金属的精华,这里可能指古镜。
  • 黄鸟:可能指黄莺,这里用以形容悲伤的声音。
  • 鱼灯:指古墓中的照明设施。
  • 幽户:指阴暗的门户,这里指古墓的入口。
  • 隐见(xiàn):隐约可见。
  • 湮沦(yān lún):埋没,沉沦。
  • 蟾蜍:传说中月宫的动物,这里指月亮。
  • 华发:指白发,这里指老年。

翻译

这面青铜镜经过百次炼制,曾经能照见人的内心,如今却被千年的土蚀留下了如萍花般的污点。想象当初深邃的宫殿刚刚关闭时,金属的精华在夜晚哭泣,黄莺也发出悲伤的声音。鱼灯引导灵魂开启通往地府的道路,夜夜的光芒穿透阴暗的门户。盘龙图案隐约可见,自有其神秘之处,这样的神物岂能长久地被埋没?愿借月亮的蟾蜍骑入月宫,将这光芒带给嫦娥,照亮她的白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镜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百鍊青铜”、“千年土蚀”等,表达了古镜历经沧桑的特质。同时,通过“金精夜哭”、“黄鸟悲”等拟人手法,赋予了古镜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最后,诗人借古镜之光,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