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 刘基
景公返雀鷇,晏子称其仁。 鳏寡既有室,长年不负薪。 焉知子玉节,遗祸逮天伦。 推恩限目见,太息此君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景公:指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 返雀鷇(fǎn què kòu):指齐景公将捕获的幼鸟放回巢中,表现出仁慈之心。
  • 晏子:即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 称其仁:赞扬他的仁德。
  • 鳏寡(guān guǎ):指无配偶的男女,鳏指无妻的男子,寡指无夫的女子。
  • 既有室:有了家室,指得到了配偶。
  • 长年不负薪:常年不背负柴薪,意指不从事重体力劳动。
  • 子玉节:指子玉的节操,子玉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将领,因忠于职守而死。
  • 遗祸逮天伦:留下的祸害波及到亲人。
  • 推恩:推广恩惠。
  • 限目见:限于眼前所见。
  • 太息:深深地叹息。

翻译

齐景公放回捕获的幼鸟,晏子赞扬他的仁德。无配偶的男女得到了配偶,常年不背负柴薪。却不知子玉的节操,留下的祸害波及到亲人。推广恩惠只限于眼前所见,我深深地叹息这些君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齐景公和晏子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仁德和节操的思考。诗中,齐景公的仁慈行为得到了晏子的赞扬,而无配偶者得到配偶、不背负柴薪的描绘,进一步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仁政。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子玉节操的反思,指出其留下的祸害波及亲人,暗示了忠诚与牺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作者对君臣的推恩行为表示叹息,认为他们的恩惠只限于眼前,未能深远考虑,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