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 刘基
吾爱闵仲叔,幽居翳茆茨。 应辟思济世,利禄岂其私。 进当致尧舜,退则老蒿藜。 焉能犬马豢,以为天下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闵仲叔:人名,东汉时期的隐士。
  • (yì):遮蔽。
  • 茆茨:茅草盖的房子。
  • 应辟:应征召。
  • 济世:救助世人。
  • 利禄:利益和官禄。
  • 尧舜:古代的贤明君主,常用来比喻理想的统治者。
  • 蒿藜:野草,比喻隐居的生活。
  • 犬马豢:比喻受人豢养,失去自由。
  • :嘲笑。

翻译

我敬爱那位名叫闵仲叔的隐士,他隐居在茅草覆盖的小屋中。 他应征召出仕,是出于救助世人的理想,而非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官禄。 如果能够前进,他会致力于辅佐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如果退隐,他宁愿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 他怎能忍受像犬马一样被人豢养,成为天下人嘲笑的对象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闵仲叔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闵仲叔的隐居生活和出仕理想,强调了其不为私利,只为济世的高尚情操。诗中“进当致尧舜,退则老蒿藜”一句,既展现了闵仲叔的远大志向,也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隐士的风骨和诗人的敬仰之情。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