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夷:商末周初的贤人,以清高著称。
- 太公:即姜子牙,周朝开国功臣,以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而闻名。
- 出处:指出仕与隐居的选择。
- 邪:错误,不正当。
- 云台:古代高台,常用于观天象或举行仪式。
- 帝业:指建立或维护帝王的基业。
- 桐江:河流名,此处可能指具体的地理位置。
- 一丝风:比喻极小的影响或作用。
翻译
伯夷以清高的节操,太公以辅佐周武王的功绩,他们的选择并非错误,难道一定要相同吗? 如果不是云台上的仪式助兴了帝王的基业,桐江上连一丝风都不会有任何作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伯夷和太公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同人生选择的尊重和理解。诗中“出处非邪岂必同”一句,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选择,并不一定要追求相同。后两句则通过比喻,暗示了即使是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个人的微小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