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叹九首
虎厌肉兮驺虞苦饥。獭升堂兮麒麟受羁。黄彝荐滫兮章甫承綦。
箾韶屏弃兮弦筦兜离。指玉以为石兮削方以为规。
天不可问兮神不可咨。繄彼之是兮而此之非。有樗在林兮有栎在馗。
蓍龟孔昭兮勿远余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驺虞(zōu yú):古代传说中的仁兽,不吃生物,不践踏生草。
- 獭(tǎ):水獭,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 麒麟(qí lín):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黄彝(huáng yí):古代祭祀用的黄色铜器。
- 滫(xiǔ):浸泡。
- 章甫(zhāng fǔ):古代的一种礼帽。
- 箾韶(xiāo sháo):古代的乐器,类似于笛子。
- 弦筦(xián guǎn):弦乐器和管乐器。
- 兜离(dōu lí):古代少数民族的音乐。
- 綦(qí):系,绑。
- 樗(chū):臭椿,一种树木。
- 栎(lì):栎树,又称橡树。
- 蓍龟(shī guī):古代用蓍草和龟甲占卜。
- 孔昭(kǒng zhāo):非常明显,显著。
翻译
老虎厌倦了吃肉,而仁兽驺虞却饥饿难耐。水獭爬上堂屋,神兽麒麟却被束缚。黄色的铜器被浸泡,礼帽上系着綦带。 笛子被抛弃,弦乐和管乐变成了异族的音乐。把玉石当作石头,把方形削成圆形。 天意难以询问,神意无法咨询。那个是对的,而这个是错的。林中有臭椿,路上有橡树。 蓍草和龟甲的占卜非常明显,不要远离我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价值颠倒、是非混淆的深刻批判。诗中,“虎厌肉”与“驺虞苦饥”、“獭升堂”与“麒麟受羁”等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沦丧。后文中的“指玉以为石”、“削方以为规”则进一步以具象的比喻,讽刺了现实中的荒谬和颠倒。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弊病的深刻洞察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