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商学士寒林图

· 刘基
昔闻商学士,水墨称绝艺。 今睹寒林图,信美无与俪。 凄凉霰雪馀,簸扫悉轻脆。 玄冰刮老骨,衣被荷纤荔。 龙须结璎珞,虎爪出锋锐。 鳞皴蝮蛇壳,璀错琅玕蒂。 下有不死石,蓝污沃鬒剃。 前有赴海湍,漱濯沙土细。 青烟曼遥渚,白日淡荒裔。 苍茫浮云外,缥缈惑昐昧。 梧桐早飘落,凤鸟将焉逝。 四序若循环,葳蕤在椔翳。 衰荣各有时,至道惟冥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霰雪(xiàn xuě):小冰粒,俗称雪子。
  • 簸扫(bǒ sǎo):摇动扫除,形容风吹雪散的样子。
  • 玄冰(xuán bīng):深黑色的冰,形容冰的坚硬和寒冷。
  • 衣被(yī bèi):覆盖,这里指冰雪覆盖在树木上。
  • 龙须(lóng xū):形容树枝的形状。
  • 璎珞(yīng luò):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
  • 虎爪(hǔ zhǎo):形容树枝的形状。
  • 鳞皴(lín cūn):形容树皮或岩石的纹理。
  • 蝮蛇(fù shé):一种毒蛇,这里形容岩石的形状。
  • 璀错(cuǐ cuò):璀璨错落,形容宝石的光彩。
  • 琅玕(láng gān):美玉,这里形容树枝上的冰晶。
  • 蓝污(lán wū):蓝色的污迹,这里指石头的颜色。
  • 沃鬒剃(wò zhěn tì):沃,浇灌;鬒,头发黑而密;剃,剃除。这里形容石头上的水流。
  • 赴海湍(fù hǎi tuān):奔向大海的急流。
  • 漱濯(shù zhuó):洗涤。
  • 荒裔(huāng yì):边远地区。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惑昐昧(huò fěn mèi):迷惑不清。
  • 葳蕤(wēi ruí):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椔翳(zī yì):枯萎的树木。
  • 冥契(míng qì):默契,深奥的道理。

翻译

曾经听说商学士的水墨画技艺绝伦,今天看到这幅寒林图,确实美丽无比,无人能比。凄凉的雪后,风吹雪散,一切都显得那么轻脆。深黑色的冰刮过老树的枝干,冰雪覆盖其上,如同穿着纤细的衣裳。树枝像龙须一样结成璎珞,像虎爪一样锋利。树皮或岩石的纹理像蝮蛇的壳,树枝上的冰晶璀璨错落,如同美玉。下面有不死的石头,蓝色的污迹如同水流浇灌。前方有奔向大海的急流,洗涤着细沙。远处的小岛上升起青烟,白日淡淡地照在边远地区。在苍茫的浮云之外,景象隐约而迷惑。梧桐树早已飘落,凤凰鸟将去往何方?四季如循环,茂盛的植物在枯萎的树木旁生长。衰荣各有其时,至深的道理只有默契。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商学士的寒林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画中的冬日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龙须结璎珞”、“虎爪出锋锐”等,生动地再现了画中的细节。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体现了对生命衰荣循环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