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

· 刘基
日白天青木叶凋,云山漫漫故乡遥。 石床坠露珠光动,碧砌幽花玉色销。 十载故人俱土壤,五更归梦负渔樵。 怀来忆往成惆怅,蔓草羁虫对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漫:形容云山广阔无边的样子。
  • 石床:指山中自然形成的石头,形似床。
  • 坠露:指露水滴落。
  • 碧砌:指青石台阶。
  • 幽花:指生长在幽静之处的花朵。
  • 玉色销:形容花朵的颜色逐渐消退。
  • 十载:十年。
  • 归梦:指梦中回到故乡。
  • 负渔樵:指辜负了与渔夫樵夫的约定或友情。
  • 怀来忆往:回忆过去。
  • 惆怅:形容心情失落、忧伤。
  • 蔓草:蔓延的草。
  • 羁虫:指被束缚的虫子。

翻译

秋日天空湛蓝,树叶凋零,云山连绵,故乡显得遥远。 山中的石头上露珠闪烁,青石台阶旁幽静的花朵颜色渐淡。 十年过去,故友已如尘土,深夜梦回故乡,却辜负了与渔樵的约定。 回忆往事,心中充满忧伤,只有蔓延的草和被束缚的虫子陪伴着我的孤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日白天青木叶凋”一句,既展现了秋日的萧瑟,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后文通过对“石床坠露”、“碧砌幽花”等景物的描写,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