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

· 刘基
江上悲风起白波,山中芳草柰愁何。 紫菱青荇鲛人舞,翠藟苍藤木客歌。 旷野烟尘迷虎兕,长亭泥泞没骊騧。 浊河日夜东流去,肠断霓旌影馺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ài):一种果树,也指其果实。
  • 鲛人:神话传说中生活在水中的生物,类似人鱼。
  • (lěi):藤蔓植物。
  • 木客:传说中的山林精灵。
  • 虎兕(sì):兕是古代对犀牛的称呼,这里泛指野兽。
  • 骊騧(lí guā):黑色的马。
  • 霓旌:彩色的旗帜,这里指皇帝的仪仗。
  • 馺娑(sà suō):形容旗帜飘动的样子。

翻译

江上的风带着悲伤,激起了白色的波浪,山中的芳草也无法缓解我的忧愁。紫色的菱角和青色的荇菜间,神话中的鲛人翩翩起舞,翠绿的藤蔓和苍老的藤条上,木客精灵唱着歌。旷野中烟尘弥漫,野兽的踪迹难以辨认,长亭旁的泥泞掩埋了黑色的马蹄。浑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我心痛地看着那彩旗飘动的影子,感到无比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山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和对逝去事物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悲风起白波”、“紫菱青荇”、“翠藟苍藤”,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凄美的世界。后两句通过对旷野和长亭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悲凉氛围。结尾的“浊河日夜东流去,肠断霓旌影馺娑”则抒发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