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谒陈文恭白沙先生祠

· 邝露
楚云台接小匡庐,紫水归人赋卜居。 鹤发尚披孺子服,羊裘终枉美人车。 山连北户多藏豹,门对南溟有化鱼。 碧玉楼前千仞雪,肯容狂简礼簪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云台:楼台名,这里指高远的地方。(“台”读音:tái)
  • 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 紫水:河流名,此处代指好的风水之地。
  • 归人:回归的人,这里指陈文恭白沙先生。
  • 卜居:选择地方居住。
  • 鹤发:白发,指老年人。
  • 孺子服:指平民的服装。
  • 羊裘:羊皮做的衣服,常用来形容隐士的服装。
  • :徒然,白白地。
  • 美人车:这里指达官贵人的邀请。
  • 北户:泛指南方边远地区。
  • 南溟:南海。
  • 狂简:志向高远而处事疏阔。
  • 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

翻译

在江门拜谒陈文恭白沙先生的祠庙,这里的地势高峻如楚地的楼台连接着小小的庐山,紫水流经此地,是先生选择居住的好地方。先生白发苍苍却仍穿着平民的衣服,虽有达官贵人的邀请,却始终坚守隐士的生活。这里的山连接着南方边远地区,那里有许多隐藏的豹子;门对着南海,有鱼可以得到教化。碧玉楼前的冰雪高达千仞,怎会容忍那些志向高远却疏阔的人随意以显贵的身份来此参拜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陈文恭白沙先生祠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先生生活和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先生的敬仰之情。诗中用“楚云台接小匡庐”“紫水归人赋卜居”描绘了祠庙所在地的雄伟和风水之好,为下文赞美先生的品德做铺垫。“鹤发尚披孺子服,羊裘终枉美人车”表现了先生虽年事已高却保持平民本色,不为权贵所动的高尚品质。“山连北户多藏豹,门对南溟有化鱼”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神秘和文化底蕴。最后一句“碧玉楼前千仞雪,肯容狂简礼簪裾”则表达了对先生的尊重,认为这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的,只有真正敬仰先生的人才能前来参拜。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准,将对先生的赞美之情融入到了对景色和环境的描写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