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郑元戎

· 邝露
半壁凌烟想画容,十年横海有奇封。 蚩尤雾合逢玄女,白帝蛇分待赤松。 虎旅九重归铁券,龟台三使下金墉。 太平未献河汾策,谁勒徽猷紫殿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烟:凌烟阁的省称,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高阁。
  • 横海:汉将军名号,这里指郑元戎的战功。
  • 蚩尤: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以善战闻名。
  • 玄女:古代传说中的神女,曾帮助黄帝战胜蚩尤。
  • 白帝: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西方之神。(注:“帝”的读音为“dì”)
  • 蛇分:指分割势力或军阵。
  •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 虎旅:勇猛的军队。
  •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 铁券:帝王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 龟台: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 金墉:坚固的城墙。
  • 河汾策:隋代王通设教河汾之间,授徒自给,有许多高徒,唐初名臣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他的门徒。这里指治国安邦的良策。
  • 徽猷:美善之道,指功绩。
  • 紫殿钟:皇宫中的钟,象征荣誉。

翻译

在那半壁江山中,想象着功臣的画像能登上凌烟阁,(郑元戎)十年来在海上征战建立了奇功获得了封赏。 他如蚩尤般英勇,在迷雾中遇到了神女玄女般的助力,又如白帝的军队遇到分割,等待着赤松仙人的帮助(这里喻指其在战争中历经困难但最终取得胜利)。 勇猛的军队获得了皇帝赐予的世代特权凭证,神仙般的使节从龟台下来,进入坚固的城池。 如今太平之世还未献上如河汾之策般的治国良策,谁能将他的功绩铭刻在皇宫的荣誉之钟上呢?

赏析

这首诗是对郑元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来烘托郑元戎的英勇和功绩。首联写郑元戎的战功,想象他有资格被画入凌烟阁,突出其功绩之卓著。颔联通过蚩尤逢玄女、白帝待赤松的典故,表现郑元戎在战争中的艰难与胜利,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颈联描述了郑元戎的军队获得的荣誉以及外交上的成就。尾联则表达了对郑元戎未能在太平时期献上良策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对他未来能够有更大作为的期望。整首诗气势恢宏,用典恰当,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郑元戎的敬仰之情。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

邝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