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方伯之贵竹

金马遥天不尽悲,白莲高会渺难期。 行逢峻坂应驱马,若到空门定赋诗。 郭泰同游多胜客,谢公重起在明时。 圣朝政重筹边略,暂遣褰帷到竹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贵竹:指贵州,因产竹而得名。
  • 金马:指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这里借指朝廷。(“门”读音:mén)
  • 白莲高会:原指白莲社的聚会,这里借指文人雅士的聚会。
  • 峻坂(bǎn):陡坡。
  • 空门:佛教称寺庙。
  • 郭泰:东汉时期名士,善于品评人物。
  • 谢公:这里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臣。
  • 褰(qiān)帷:原指揭开帷幔,这里指官吏到地方任职。

翻译

在遥远的京城,心中有着无尽的悲伤,如同参加白莲社那样的高雅聚会,也难以期待。 行路遇到陡坡时应该策马前行,如果到了寺庙,一定要赋诗一首。 郭泰一同交游的多是杰出的客人,谢安重新被起用是在政治清明之时。 圣明的朝廷很重视筹划边疆的策略,暂时派遣您到贵州的竹祠去任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黎民表为送郭方伯去贵州任职而作。诗的首联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慨以及对相聚不易的无奈。颔联描述了行程中的情景,既有路途的艰险,也有在寺庙中寻找诗意的心境。颈联通过提及郭泰和谢安,暗示郭方伯的交游广泛和才能出众,同时也暗示了时代的清明。尾联则强调了朝廷对边疆策略的重视,以及郭方伯此次赴任的重要性。整首诗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融入了对时事和人物的思考,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